2018科技展望,萬物互聯 |
發(fā)布時間:2017-12-15 11:45:44 | 瀏覽次數: |
隨著中國制造企業(yè)轉型步伐的加快,對推動工業(yè)物聯網平臺實施的主要動力的調查有利于全面分析企業(yè)轉型過程中企業(yè)對工業(yè)物聯網的應用需求。從調查結果看,企業(yè)普遍對工廠設備及產線狀態(tài)監(jiān)控,以及利用工業(yè)物聯網構建虛實融合的智能工廠比較感興趣。在售后服務環(huán)節(jié),也有很大一部分企業(yè)希望利用工業(yè)物聯網技術實現對產品運行狀態(tài)的實時監(jiān)控,以便為客戶提供可預測性的維護維修服務。
本文盤點了渠道、自助收銀、無人零售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RFID、人臉識別、電子價簽、B2B、區(qū)塊鏈等十大新技術2017年在零售業(yè)的應用與滲透,看看它們是如何重塑零售業(yè)數字化、智能化、互聯網化流通鏈,如何提升消費者體驗。 技術1:全渠道戰(zhàn)略全面實施落地 2017年在競爭最熱門的生鮮領域,一方面?zhèn)鹘y(tǒng)零售商在奮力轉型,試圖加快全渠道零售模式的推進,如京東與永輝超市合作,物美超市與多點Dmall合作。另一方面如盒馬鮮生等全渠道電商在一開始設計商業(yè)模式的時候全面按照全渠道零售的標準來進行建設和運營。從盒馬鮮生(一代店)的實際營運來看,主要增長在線上,因為線上的流量增長是無限的,所以盒馬鮮生是基于實體門店體驗為核心的電商公司,正是符合新零售全渠道融合的創(chuàng)新型項目。 對許多優(yōu)秀的實體零售如王府井、大悅城、大商、步步高、天虹、綾致、來伊份、味多美、百果園、孩子王、樂友等而言,2017年是全渠道戰(zhàn)略全面實施落地的一年,圍繞數字化門店和門店互聯網化運營展開,通過實體店內部的變革,以及線上線下的協(xié)同運作,進行全渠道工作的全面實踐。王府井副總裁兼CIO劉長鑫提出,新零售要具備的五大新能力分別是:數字化和接入互聯網的能力;線上線下全渠道貫通的運營能力;圍繞顧客生活方式的經營內容組合能力;基于渠道價值轉變的新盈利能力;開發(fā)共享的資源整合能力。對于我們零售業(yè)本身,新零售新的地方或者需要轉變的地方是需要我們做的。零售的新能力還體現在:連接、留存轉化、頻次。具體而言就是:多渠道用戶(連接企業(yè)的互聯網VOC多入口、同平臺),多觸點數字化服務(交付、支付、營銷、口碑、內容);數據驅動運營(人與人、人與貨、人與場、貨與場的數字化精準匹配驅動的運營)。新零售是運用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來不斷吸引顧客,最終達到運營顧客生態(tài)的數字化經營實體。 技術2:自助收銀開始崛起 在國外很常見的自助收銀,國內2017年開始崛起,像歐尚、永輝、聯華、華潤萬家、中百等全國性連鎖超市,已開辟了專門的自助快捷通道。天虹、利群、新華都、百聯等大型商超在自助收銀上的新應用,加速了中國本土自助收銀的普及,這將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,也給商家更廣闊的利潤空間。自助收銀的領先服務提供商如海信、桑達、創(chuàng)捷中云等,帶動了一批軟硬件服務商整體解決方案的推出,如思迅、科脈、智百威、中崎、中科英泰紛紛推出相關服務和產品。 技術3:無人零售落地技術受關注 無人零售的技術研發(fā)或產品形式,可以主要分為三個類型:無人便利店、無人貨架、無人售貨機。技術展現形式分為:純靠自覺、圖像識別、RFID、生物識別、自動電子鎖、彈簧結構、機械抓手等。除了純靠自覺的低門檻貨架外,無人零售相比有人零售具有極強的技術門檻和硬件研發(fā)門檻。 技術4:大數據觸動零售管理者的神經 “大數據”2017開始向各行業(yè)滲透輻射,顛覆著很多特別是傳統(tǒng)行業(yè)的管理和運營思維。在這一大背景下,大數據也觸動著零售行業(yè)管理者的神經。孩子王把自身定位為“一家經營顧客關系的大數據公司”,而不是商品經銷商、零售商。孩子王對于關系、場景、內容的構建,都是基于數字化的。把資源數字化之后,資源和流程可以重新組合,形成新的體驗。孩子王的商品系統(tǒng)、庫存系統(tǒng)、訂單系統(tǒng)、顧問系統(tǒng)組成了一個云化的集群系統(tǒng),而系統(tǒng)之間通過對話和接口的方式來進行交互,這樣,基于大數據的精準能力就能形成穩(wěn)定關系的催化劑和生產力。 王府井百貨主要整合多系統(tǒng)交易行為數據的實時數倉,以數字化驅動全渠道零售場景閉環(huán),用來分析商品、用戶和業(yè)務數據,以打通用戶和后端運營的關系,構建用戶畫像,以及分析商品的全渠道經營狀況。 技術5:人工智能正成為數字化的關鍵推動力 2017,由AI引發(fā)的創(chuàng)新模式正在為零售企業(yè)提供許多新的機會,并為消費者打造了一個高度語境化和個性化的購物體驗和場景。像Amazon,North Face,Skechers,Sunglass Hut,Cosabella等許多的品牌商,已經在商業(yè)的關鍵部分用上了AI,可以肯定的是,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公司加入進來。就人工智能在新零售方面的應用來看,較為成熟的場景包括智慧無人門店、智能倉儲與物流、智能營銷與體驗、智能客服、智能虛擬體驗等幾大方面。 2017年1月,臺灣家樂福八德店新開幕。八德店的3D虛擬試衣鏡、試妝鏡,透過人臉辨識的技術,消費者只要站到魔鏡前面揮揮手,就能試穿全店超過500件的服飾或彩妝,省下更衣、試妝的時間。賣場中的3D VR實境虛擬體驗區(qū),讓消費者能身臨其境體驗電玩游戲。家樂福還特別引進pepper機器人,負責在賣場門口迎賓、回答問題及互動,帶給消費者全新的消費體驗。 2017年10月,京東建成全球首個全流程無人倉,成為全球首個正式落成并規(guī)?;度胧褂玫娜鞒虩o人的物流中心。在貨物入庫,打包等環(huán)節(jié),京東無人倉配備了3種不同型號的六軸機械臂,應用在入庫裝箱、揀貨、混合碼垛、分揀機器人供包4個場景下,實現了從入庫、存儲、包裝、分揀的全流程、全系統(tǒng)的智能化和無人化,對整個物流領域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。 技術6:RFID 在零售業(yè)深度應用
今年年初,根據咨詢公司Kurt Salmon的調查,在收入至少為5億美元的60家零售商的調查中,73%表示已部署或正在試點RFID。而在2014年的研究中這個數字為34%,市場翻了兩倍多。 近年零售巨頭如快時尚服裝連鎖品牌UR,麥德龍、沃爾瑪等紛紛觸電RFID。,麥德龍在RFID方案實施后,倉儲人力開支減少14%、存貨到位率提高了11%、缺貨情況減少11%,沃爾瑪開發(fā)出基于RFID等技術的供銷存系統(tǒng)及全球衛(wèi)星定位系統(tǒng),每年可節(jié)省83.5億美元。對于全渠道零售商,通過RFID技術進行庫存的統(tǒng)一管理緩解了滯銷狀況,也能提高整體銷售量。 此外,無人便利店門派林立,然而基本都離不開RFID技術。目前,無人便利店一類是以歐尚、大潤發(fā)為首的傳統(tǒng)零售,一類是以阿里、繽果盒子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,還有一類則是由居然之家、娃哈哈等為代表的跨界運營企業(yè)。它們的共同點是基本上都離不開RFID技術,每件商品上面均貼有RFID標簽,用于結賬收款,此外還配備了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、遠程客服等功能。 RFID技術的應用前景被業(yè)界人士普遍看好。經過了多年的積累,我國RFID行業(yè)中佼佼者眾多,遠望谷、國民技術、中瑞思創(chuàng)、達華智能、信達股份等在行業(yè)中都有了深厚的技術積累。 技術7:人臉識別技術提升門店智慧管理 人臉識別技術是傳統(tǒng)線下零售商重新站穩(wěn)腳跟的借力之一。該技術能夠幫助賣家獲得顧客和潛在顧客更精準的信息,構建用戶畫像。 在零售業(yè)務上主要有兩種“人臉識別”產品:一種可以安裝在超市、商場、門店等入口,統(tǒng)計每天進入門店的人數、大致年齡和性別等;另一種可以安裝在貨架上,分析客戶的關注點和消費習慣等。這樣就能實時識別VIP客戶,并推送至店員手機,VIP歷史入店信息及購買記錄一目了然。另外,也能通過大數據分析挖掘回頭客,提升客戶提袋率和VIP轉化率。 2017年9月,微軟CRM人臉識別支付系統(tǒng)在福建見福便利店首次落地。此次見福便利店引入的微軟CRM人臉識別支付系統(tǒng),基于Microsoft Azure技術,通過大數據、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推進技術,將交易界面、平臺管理、供應鏈全部打通并最終形成閉環(huán)。 此外,11月9日,天貓新零售家居門店現Face ID人臉識別。消費者可通過人臉識別登陸綁定淘寶購物賬號,在門店挑選商品中,可通過賣場的互動云屏、掃碼等方式刷臉即可完成商品加購,結算時,不用打開手機淘寶或支付寶,直接刷臉就能完成付款,大件商品直接快遞到家,全程輕松購物。 技術8:電子價簽在新零售下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
電子價簽在賣場應用是零售業(yè)一個全新的體驗和變革,從店內形象提升、現場的運營、成本的管理、用戶體驗和互動等多個方面給門店帶來了全新的改變。而且,電子價簽是數據整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(huán),是實現新零售必不可少的載體。 2017電子價簽在新零售場景下的應用越來越多: 1、大型商超:超級物種大量應用前端科技,店內商品采用電子價簽,商品信息可以隨時在后臺更改,實現同步促銷,減少了傳統(tǒng)紙質標簽的人力耗費。 2、跨境體驗店:“線上/線下場景+電子價簽+物流配送”,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。 3 、社區(qū)生鮮:實時變價,后臺便捷完成門店商品變價,提升工作效率,支持頻繁促銷。 4 、無人便利店:后臺統(tǒng)一管控價格,無需人工門店操作,實現無人值守模式。 5、酒類O2O電商:便于總部管理,實現線下訂單向線上引流,結合二維碼了解更多商品信息。 6 、家居O2O:線上線下商品信息統(tǒng)一管理,門店與網上商城優(yōu)惠實時同步,開啟全方位購物體驗。 7 、3C數碼:解決商品更新高頻、促銷活動多樣、價格變動頻繁的問題。并能完成信息投放,周邊拓展,增強消費體驗 技術9:B2B處于快速爆發(fā)期,但尚未有平臺超越
2017,B2B在各地市場處于快速爆發(fā)期。一些電商企業(yè)、經銷商企業(yè)、連鎖零售企業(yè)都在轉型做B2B。特別是一些區(qū)域性的平臺企業(yè),以其品牌優(yōu)勢、更熟悉當地市場、供應鏈組織優(yōu)勢、服務終端的能力等一些方面的優(yōu)勢,發(fā)展得比較好。目前看,這些企業(yè)各有各的優(yōu)勢、各有各的資源,各家也都在探索各自不同的模式。B2B平臺企業(yè)模式到底哪些能夠成功,是全國性的大平臺?還是區(qū)域性的小平臺?是自營模式?還是撮合模式?還是物流模式?目前尚很難定論。 京東的新通路、阿里的零售通并沒有形成全國市場競爭優(yōu)勢。最近在走訪全國各地市場中發(fā)現,B2B行業(yè)并沒有形成一種非常強勢的發(fā)展勢頭。這當中,零售通、新通路雖然在謀求全國布局,但在各地市場中有些市場做得相對好一點,有些市場做得相對一般??偟氖袌銮闆r是零售通、新通路并沒有形成超越其他平臺的顯著優(yōu)勢。 技術10:區(qū)塊鏈將成為顛覆式數字化業(yè)務的基礎
2017年7月,京東區(qū)塊鏈聯手科爾沁打造追溯案例,利用區(qū)塊鏈技術和物聯網技術,打通品牌商、京東、政府、檢測機構間的防偽、溯源、全程追溯信息,將商品原材料采買過程、生產過程、流通過程、營銷過程的信息進行整合和追溯,真正實現跨越品牌商、渠道商、零售商、消費者,精細到一物一碼(或一批次一碼)的全流程正品追溯。最終,消費者能夠通過京東移動端和網頁,清楚地了解所夠商品的真?zhèn)巍⑷套匪菪畔?,極大提升了購買信任度。 區(qū)塊鏈又被稱為“分布式賬本技術”、“去中心化價值網絡”等,由于區(qū)塊鏈技術是參與方之間通過共享共識的方式建立的公共賬本,形成對網絡狀態(tài)的共識,因此區(qū)塊鏈中的信息天然就是參與方認可的、唯一的、可溯源的、不可篡改的信息源,因此在交易流程中很多的重復驗證和操作流程就可以簡化甚至消除,大幅度提升操作效率,并方便參與方實現自動化合規(guī)處理,從而提升透明度,降低交易對象的信用風險。 Gartner在其公布的2018戰(zhàn)略科技發(fā)展趨勢中指出,區(qū)塊鏈正在從數字貨幣基礎架構向數字化平臺轉變。區(qū)塊鏈技術與現有的集中式交易和記錄機制截然不同,可作為已有企業(yè)和初創(chuàng)公司發(fā)展顛覆式數字化業(yè)務的基礎。去年以來,國內各家區(qū)塊鏈初創(chuàng)公司紛紛選擇與大型民營企業(yè)或金融機構合作的模式,推進區(qū)塊鏈技術與產業(yè)的加緊融合。希望運用區(qū)塊鏈技術加快海量實體應用場景的數字化升級,以用戶場景為中心,與合作伙伴一起搭建開放、安全、可控的區(qū)塊鏈服務平臺,降低合作伙伴的建設及運營成本。 結語 將要過去的2017年具有很多標簽,「不確定性」、「互聯網下半場」、「人工智能」、「知識革命」、「數字化生存」等等,陳春花指出,這些標簽最后被歸納為一個最重要的特征:「一切都被重新定義」,而對于即將到來的2018年,新一年的經營環(huán)境是新時代、萬物互聯、數字化生存、回歸生活,面對2018年的經營選擇,關鍵詞有顧客界面、確信、協(xié)同和員工創(chuàng)造力。 誠如所言,生意本身就是生活的意義,技術使得商業(yè)活動更加有可能貼近生活本身,貼近美好。崛起的企業(yè)之所以引領世界,是因為他們更了解并代表著有消費能力的大多數人類的生活感知,代表著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這個萬物互聯、瞬息萬變的數字化時代,零售商唯一要做的就是堅持零售本質,不忘初心,緊密圍繞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偏好,不斷夯實商品、服務與信息化技術的基礎支撐,不斷提升服務消費者的軟硬實力,持續(xù)精進,讓新技術成為真正能懂得消費者并打動消費者芳心的有力武器! |
2018科技展望,萬物互聯相關射頻識別設備與應用方案 |